1 加强人的质量意识
人的质量意识强弱,与宣传力度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比较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
2 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和控制
要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就必须加强现场跟踪检查。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能通过现场跟踪检查发现。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目前工地上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少拆多少块混凝土、少砸多少个结构物、挡墙施工少返几次工,就能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就做到家了,而且还在质量总结中屡屡提及,把它当作质量管理中的功劳。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全面深入,不留死角。
3 严格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
(1)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
(2)图纸会审。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
(3)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地了解所承担的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
4 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按照项目需求标准监督管理宗旨、前进策划、工人以及物料策划,还有为完成这些宗旨所开展操纵的根据、方式、机制以及保障体系等。拟定监督管理详细规定,对控制各个部分、各个工作程序、各个步骤项目品质规范、品质检测、品质判定以及验收过程等都进行具体的规定,使建筑单位以及现场全部工作者都清楚在品质操纵中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还有如何去界定做的成果,方便相互作业和谐以及每个工作程序的连接。并且创建品质保障系统,包含品质检查组织、品质检查机制、品质检查工作者的素质,同时确定各个级别质量检查工作者的权利以及职责等。
5 提升专业人员素质水平
对于专业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主要是两类人群,第一类是与工程建设质量密切相关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第二类是与整体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管理人员。一方面,需要施工单位定期针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安全防范意识培训、故障排除等培训;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还应当挑选具备丰富经验的项目工作人员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这部分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参与国家相关法规学习、技术标准要求方面的学习,并将相关知识反馈到建设施工单位的各类型人才中,帮助企业贯彻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