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能够为工程的相关建设提供合理的条件和可靠的保障。想要达到大中型水利工程顺利建成的目标,还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项目正式开工前,利用相关条件,完善工程的前期环境,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充足,能够及时运用在复杂的工程建设活动上 ;第二,公开招标、投标,选择最好的施工方承建,做到工程职责的明确、操作能力的认可以及工程范围的界定,通过双方或多方的合同来约束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
1 与国际先进机制相连
对于国外先进的实例进行研究、学习,引进国际先进的通用评审系统,建立反索赔机制,在确立相关责任之后以从易到难的顺序分析管理特点,找出相关问题,最终一并解决,同时在确保工程顺利和建设正常的前提下,将合同以阶段和步骤分层,从而更加细致地解决相关纠纷。
2 采用高效建设队伍
在合同框架内引进水利、水电骨干建设队伍进行劳务分包,代替外商招聘零散的劳务人员,将国有企业在组织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形成一个全新的格局,即中方担任项目法人和分包商、外商担任承包商。
3 注重业主的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应以业主为中心,精简业主的管理方向,明确项目法人和工程监管的职责,利用我国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将工程监管的力度充实并加强,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4 组建专家级委员会
在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时,应该综合相关高级专家,组建专业的专家委员会,聘请并组建工程咨询、合同咨询机构,将国内外专家进行组合,促进其顺利合作,同时形成工程建设中的合同和技术支持。
5 建立工程综合分析系统
对于工程合同、工程质量、总体施工进度、施工信息传输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建立相关的分析系统,实行在网络中完成控制、计算、总结的一条龙服务,最终确保施工计划的每周控制、每月调整,项目法人、管理单位和施工方之间的信息综合共享。
6 补充合同支付模式
实现半成品的交易支付和承包商贷款担保,从根本上解决国外承包工程后出现的资金不足等问题,还能维护国内企业的相关利益。将施工的有利条件与国内外形势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国建设进程、国外先进技术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