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勘探设计缺乏科学性
由于资金上的短板,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往往缺少施工的报告、计划书和设计文本等重要文件,只做到针对现有掌握的简略材料实施研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了解的不够透彻,实地勘察不全面,使得工程的设计与评估存在诸多的不标准,所建设出的工程质量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
2 施工单位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完善
施工单位的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几乎是施工单位的共性问题。投入大、专项资金少、经营管理体制没有与时代同步、奖惩制度不完善、缺少有效的公司制度和管理体制等一系列弊病,制约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发挥,使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另外,由于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整个施工的进度、质量、成本和综合控制管理能力不强,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与之相关的技术支持也比较贫乏,导致施工没有按标准化进行作业,施工质量可想而知。
3 对水利施工技术缺乏验证
施工单位没有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采取恰如其分的方法实施察验就在施工中进行使用,容易产生不正确的施工技术进行操作的错误,使得不能从细节上管控全部工程,可能因小失大,影响了整个施工。施工单位专业性差、施工设备落后、盲目施工等都将不可避免的影响施工质量。
4 质量不合格
我国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工程被多次转包,造成质量下降;某些关键工序施工不彻底和关键技术性的质量问题;置质量于不顾而盲目的减少工期。在具体施工中,工程转包造成对质量管控不严格,进而产生了诸多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仅以缩短工期为目的,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水泥混凝土固结时间段和养护不合标准的情况。另外,很多水利工程施工时常出现赶进度的情况,这样很有可能造成对施工工序没有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