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荣誉资质
工程项目
技术创新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
亿达滑模
>>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探讨混凝土大坝灌浆防渗处理技术
日期:2016-5-4 15:27:02 来源:互联网 浏览数:
分享到:
当前,很多大坝由于地质条件、建筑时期经济与技术制约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等问题,其中有一部分大坝的渗漏问题非常严重,对大坝的安全造成了影响,是当前大坝加固的主要对象。在进行上述缺陷处理时,首先需对与各种渗漏问题相伴的裂缝进行分类,在采取有针对性的灌浆防渗措施,以实现对大坝的防渗、加固的目的。
1· 混凝土结构裂缝分类及处理原则
1.1 混凝土结构裂缝分类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照《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可将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分为四种类别,其评判标准如表1所示。
一般渗漏问题都是与裂缝缺陷相伴,通过对大坝出现的裂缝特征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照标准科学分类,更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合理地实施裂缝修补,分类解决渗漏问题。
1.2 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原则
1.2.1 对所有已发现的裂缝进行处理
在大坝的混凝土结构中,如果出现危害性比较大的裂缝就会对大坝的整体性造成破坏。这种裂缝常常会导致大坝整体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出现较为严重的渗漏等问题,影响大坝安全运行,降低其耐久性。
大坝的表面裂缝一般其直接危害性较小,但是由于所处位置、外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危害性较小的裂缝可能会发展成为深层裂缝或贯穿裂缝,而且在表面裂缝附近常常伴有深层裂缝、贯穿裂缝等危害性较大的裂缝的存在。
因此,要对所有已经发现的裂缝进行认真的处理,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1.2.2 混凝土裂缝补强处理的效果要求
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补强处理,主要的目的是要恢复整个结构的整体性,对裂缝的扩展趋势进行限制,使大坝的结构与安全运行满足结构强度、防渗、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补强处理时,要注重这些方面的效果要求,注重补强的效果与质量。
1.2.3 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案选择
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裂缝进行调查,依据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资料与裂缝的位置、原因、规模、危害性等对其进行评定,最终依据混凝土结构裂缝分类原则确定裂缝种类。如果确定裂缝具有危害性,应该依据裂缝的种类及危害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确定补修的材料、方法等。
2 ·混凝土大坝灌浆防渗措施
按照处理方式,混凝大坝灌浆防渗措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刻槽环氧砂浆修补类,主要包括混凝土面破损环氧砂浆修补、施工缝破损刻槽回填环氧砂浆修补和孔洞环氧砂浆修补;第二种为表面环氧胶泥刮涂处理;第三种为化学灌浆处理,主要包括渗水点修补、张开施工缝修补。下面就这三种防渗措施的主要工序进行详细的阐述:
2.1 刻槽环氧砂浆修补类
刻槽回填处理施工工序:打磨刻槽→清洗→烘干→涂刷环氧基液(LVE 低粘度环氧灌浆材料)→回填ECH环氧砂浆→刮涂ECH环氧胶泥→养护→质量检查。
2.1.1 打磨刻槽
1) 混凝土面破损环氧砂浆修补:
对出现裂缝的区域进行标注,之后利用墨线在裂缝区域周边进行划线,将该区域划为规则形状,利用切割机沿着划好的墨线切割深度为5cm的切缝,之后将切缝范围内的混凝土利用电镐凿除。在凿除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外部混凝土进行保护,防治对其造成损坏。
2) 施工缝破损刻槽回填环氧砂浆修补:
将裂缝作为中心,在水平施工缝的两侧各5cm处利用角磨机进行打磨,利用砂轮切割机沿着裂面进行切割,深度为5cm,宽度为6~10cm。
3) 孔洞环氧砂浆修:
孔洞大部分都是由于预埋的钢筋管脱空,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将钢管距离表面5cm处进行切除,将钢管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切割边长为3cm的正方形切缝,切缝的深度为5cm,将正方形内的混凝土进行切除,割除外露钢管。
2.1.2 清洗
凿除面与其周边要利用高压清洗机进行清洗工作,将缝面中的粉尘与杂物进行清理,露出混凝土面,清理完成之后要利用海绵等将凿除面汇中的积水进行清理,确保其干燥。
2.1.3 烘干
清理完成之后,要进行烘干,可以采用自然烘干的方式,也可以借助液化气喷枪等设备进行烘干。
2.1.4 环氧基液涂刷
凿除面彻底清理并烘干之后,按照基液与固化剂4∶1 的比例配制LVE低粘度环氧灌浆料,搅拌均匀之后涂刷在凿除面上,涂层的厚度不大于1mm。
2.1.5 环氧砂浆回填
环氧基液涂刷完成之后稍作等待,等到用手触摸可以出现拉丝的情况时进行ECH环氧砂浆回填工作。将配置好并搅拌均匀的砂浆倒入修补面中,利用锤填的方式进行夯实,砂浆回填的厚度要低于原砼面3mm,表面要相对平整。
2.1.6 环氧胶泥刮涂
一般情况下,环氧砂浆回填完备三天之后就可以进行环氧胶泥的刮填工作。在刮填之前需要用角磨机对其表面进行打磨,之后进行清理与烘干,完成干燥之后再进行ECH环氧胶泥的刮涂工作。
2.1.7 养护
环氧砂浆回填与环氧胶泥刮涂之后都需要进行养护工作,通过相应的防水与保温的措施对其进行养护。
2.1.8 质量检验
等到区域内所有的裂缝都处理完成之后,要对环氧胶泥的刮涂情况进行检验,之后对整体的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定与验收工作。
2.2 表面环氧胶泥刮涂处理
表面环氧胶泥刮涂处理施工工序:打磨→清洗→烘干→涂刷环氧基液→刮涂环氧胶泥→养护→表面处理→质量检查
2.2.1 打磨
将破损面进行标注,利用墨线在其周围进行划线,划线的形状为规则形状,划线完成之后要利用角磨机打磨3mm~5mm的深度,打磨完成之后利用角磨机安装钢刷轮对破损么进行清理。
2.2.2 清洗
凿除面与其周边要利用高压清洗机进行清洗工作,将缝面中的粉尘与杂物进行清理,露出混凝土面,清理完成之后要利用海绵等将凿除面汇中的积水进行清理,确保其干燥。
2.2.3 烘干
清理完成之后,要进行烘干,可以采用自然烘干的方式,也可以借助液化气喷枪等设备进行烘干。
2.2.4 环氧基液涂刷
凿除面彻底清理并烘干之后,按照基液与固化剂4∶1 的比例配制LVE低粘度环氧灌浆料,搅拌均匀之后涂刷在凿除面上,涂层的厚度不大于1mm。
2.2.5 环氧胶泥刮涂
环氧基液涂刷完成之后稍作等待,等到用手触摸可以出现拉丝的情况时进行ECH环氧胶泥刮涂工作。ECH环氧胶泥的配置要按照1∶4 的比例对基料与固化剂进行搅拌,均匀之后倒入到修补面中,通过分层刮涂的方式进行,厚度与与原砼面平齐。
2.2.6 养护
ECH环氧胶泥刮涂之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通过相应的防水与保温的措施对其进行养护。
2.2.7 质量检验
等到区域内所有的裂缝都处理完成之后,要对环氧胶泥的刮涂情况进行检验,之后对整体的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定与验收工作。
2.3 化学灌浆处理
2.3.1 渗水点化学灌浆处理
渗水点化学灌浆处理施工工序:凿槽、清洗→埋管、封闭→压水检查→化学灌浆→灌后处理→质量检查
1) 凿槽与清洗:将渗水点作为中心,对周围的混凝土进行部分凿除,之后通过凿除的部分对其内部进行判断。如果混凝土不实密的情况下需要凿至20cm的深度;如果混凝土实密,凿至5cm左右时换用钻机进行钻孔,孔径大于为20mm,深度一般需要达到20~50cm之间。凿槽完成之后,要对凿槽与孔内进行清理,清理的工具为高压水枪。
2) 埋管与封闭:凿槽与钻孔完成之后,对灌浆嘴管进行放置。首先使用堵漏灵进行堵水处理,将灌浆管内的渗漏水进行清除,完成之后利用环氧砂浆进行换填,之后再利用环氧胶泥对其表面进行刮涂。
3) 压水检查:利用气压型灌浆泵进行压水,压力设置为不大于0.5MPa,需连续进行四次,并对读数进行记录,压水检查完成之后对透水率进行计算,为灌浆提供参考依据。
4) 化学灌浆:不同的裂缝长度需要不同的灌浆工具与材料、设备,需在灌浆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对LVE 低粘度环氧灌浆料进行配置并搅拌均匀,之后利用气压型灌浆泵进行单点灌浆,灌浆的压力不能够超过0.8MPa。
5) 灌浆完成之后的处理工作:灌浆完成之后需等待3 天,之后进行灌浆后的处理工作。主要的内容包括凿除外露的灌浆管,并进行打磨与清理,之后进行环氧胶泥保护层的刮涂工作。
6) 质量检查:
该方面主要的检查方式为:外观检查,指的是从外观对其渗水情况进行观察。
张开施工缝化学灌浆处理:
张开施工缝化学灌浆处理施工工序:裂缝描述→打磨、钻孔、清洗→埋管、封缝→→压风检查→灌浆→注浆嘴清除、磨平处理裂缝表面→养护→环氧胶泥涂刮质量检查及验收。
a.对裂缝进行描述。裂缝描述的内容主要包括缝长、缝宽等。
b.打磨、钻孔与清洗。将施工缝作为中线进行打磨,厚度为25cm、深度为5cm。打磨完成之后利用水钻在施工缝上进行钻孔,每间隔20cm钻一个深度为5cm孔。钻孔完成之后利用高压水枪对其进行清洗。
c.埋管与封缝。凿槽与钻孔完成之后,对灌浆嘴管进行放置。首先使用堵漏灵进行堵水处理,将灌浆管内的渗漏水进行清除,完成之后利用环氧砂浆进行换填,之后再利用环氧胶泥对其表面进行刮涂。待环氧胶泥凝固之后利用堵漏灵砂浆对其表面进行加固,其厚度中心为5cm以上,边缘为3cm,范围为超过环氧胶泥边缘各3cm。封缝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对每个孔依照灌浆的顺序进行编号。
d.压风检查。封缝完成之后,需要通过压风的方式对各个孔之间的贯通情况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压力为0.2~0.3MPa。首先将各个注浆管与塑料软管进行连接,例如对一号孔进行检查时,将二号孔软管插入水中,封闭剩余的其他孔,对一号孔进行压风,如果二号软管中出现气泡则说明其与一号孔氏贯通的。依照此办法对各个孔都进行检查并记录。依据检测结果设计灌浆工艺。
e.化学灌浆。灌浆的过程中,一般是按照从下至上、从一边至另一边、从宽至窄的原则进行,通过逐步的推进来实现对其中水的赶出。在注浆的过程中要确保压力与注浆时间充足。在注浆的过程中,要对灌浆管流程的浆液进行取样并观察,对其浆液的固化情况进行掌握。注浆的方式一般采用同步多点的灌注方式,例如,对一号孔进行灌浆的过程中,打开一号孔并进行灌浆,开启二号孔并对其流出的液体进行观察,直到二号孔流程的为纯浆时将其关闭。如果一号孔注浆的时间达到10分钟之后二号孔依旧没有流出浆液,则直接对二号孔进行注浆。以此类推,直到六号孔的进浆量为0 时,关闭一号孔。
f.清除注浆管。灌浆工作全部完成48 小时之后就能够对注浆管进行清除了,清除的过程中遇到不平整或者孔洞情况时,要利用环氧砂浆进行封堵。
3· 结语
大坝的防渗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了大坝除险加固的主要措施之一。当前,灌浆技术是较为经济合理、适应性强的防渗处理方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的渗漏原因要采用不同的防渗手段,在灌浆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也可以与其他的处理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取得更好的大坝防渗效果。
相关阅读
上一条:
针梁式衬砌台车在马蹄形隧洞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条:
影响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因素
工程项目
Project
烟囱滑模
倒锥壳水塔
尿素造粒塔
储煤筒仓
冷却水塔
粮仓灰库
生熟料库
桥墩滑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