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亿达滑模 >>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
双曲混凝土拱坝温度控制措施
日期:2014-11-28 21:33:52 来源:转载 浏览数:
 
分享到:

1 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程序
    由于混凝土浇筑要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所以,要想达到好的温度控制结果,就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程序以及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只有对工序合理安排,才能够有效的防止基础贯穿裂缝,从而减少表面裂缝。对于基础约束区的重要结构部位,在设计规定的间歇期内要保持连续均匀上升,不能出现薄层长间歇现象,其余的部位要做到短间歇均匀上升。对于基础约束区的混凝土施工,要尽可能的安排在10 月到次年的3 月气温较低的季节进行混凝土浇筑,以达到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温控效果。

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浇筑大坝混凝土前,先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如采用强度等级为42.5 的中热水泥,外加30%的二级粉煤灰,以降低对水泥的需求量,再用极限拉伸系数适中、热膨胀系数较小的灰岩作为人工骨料,并优化选择复合外加剂,这样的混凝土配合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水化热温,提高混凝土的抗分裂能力。

3 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和浇筑温度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白天气温较高,不利于对混凝土出料机口温度的控制,也就不利于混凝土的浇筑,甚至会导致出现裂痕。所以,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尽可能的选择晚上或者气温低时进行浇筑,此时,大气温度和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都比较低,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拌合温度,同时还可以采取加片冰、加制冷水拌和等措施,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出料机口温度的目的。对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可以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在仓面喷雾,以降低仓面环境气温,同时,优选施工设备,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操作,以达到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从而降低坝体最高温度。

4 混凝土浇筑分层及层间间歇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应当根据温控、结构和立模等条件决定。在高温季节(4~10 月)浇筑层厚为不大于1m,低温季节(11 月~来年2 月)不大于1.5m,约束区较弱的浇筑层厚可采用1.5m,非约束区的浇筑层厚可为1.5~3m。而对于埋件、钢筋密集的空口部位,由于浇筑3m 会存在温控和施工困难,应该采取一次立模两次浇筑的方式施工,每次浇筑1.5m,以保证减少温控和施工困难。对于控制混凝土层间间歇期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对于1m 厚的浇筑层,控制层间间歇应在5d 左右,1.5m 的层厚,控制层间间歇控制在7d 左右,而3m 层厚,控制层间间歇则控制在7~10d 之内。

5 混凝土表面保护及保温
    对于浇筑时间短于28d 的混凝土暴露面必须进行表面保护,对于坝体上下游永久暴露面,在高温季节进行二期冷却时还要进行保温。对于坝体上下游的永久暴露面,要一直粘贴或覆盖保温材料保护直至水库蓄水才能揭下。

相关阅读

上一条:火力发电厂筒身内壁防腐处理方案

下一条:裂缝性混凝土渗漏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