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亿达滑模 >>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规范的变化
日期:2015-2-9 10:11:53 来源:互联网 浏览数:
 
分享到:

2.1 铁道部标准
随着预应力桥梁的发展,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了出来,铁路部门在这个方面走在了其它行业的前面。TB10424-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中6.4.1 部分对结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检验提出了初步要求,但可操作性不强。铁道部科技基[2005]101 号文件发布了《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附录G 对预应力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检验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见表1 所示。
铁建设[2005]160 号文件发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其中6.4.13 也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检验提出了要求,基本与科技基[2005]101 号文件要求一致。
在吸收TB10424-2003 和铁建设[2005]160 号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京津、武广、郑西、合宁、合武、石太等铁路建设经验,铁道部颁布了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其中6.4.13 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检验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出了下述规定: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规范的变化
当设计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要求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弹性模量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试件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的终张拉/ 放张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1 组;标准条件养护28d 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1 组;其他条件养护试件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规定制作弹性模量试件。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混试验报告。

2 交通部规范
公路行业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研究虽然较早,但受当时技术条件及工程规模的限制对这个指标一直没有明确的检验要求。随着我国大桥、特大桥的不断修建及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大,对变形及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涉及到了弹性模量的问题。
公路行业较早就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建议值有了规定,JTJ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2.1.3 建议取值如表2。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规范的变化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又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取值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在其3.1.5 中对混凝土受压或受拉时的弹性模量的取值建议如表3所示。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规范的变化
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开始组织新规的修订,并于2011 年8 月1 日实施了新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其中6.5.2 规定:当设计有要求或构件有变形控制要求时,配制的混凝土还应满足弹性模量的要求。这是目前公路桥梁规范中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最新规定,但也没有明确的检验标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大跨径桥梁的不断修建,下次交通部修订规范时也会对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3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的《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自BJG21-66 就对混凝土受拉或受压时的弹性模量取值有规定,以后历经TJ10-74、GBJ10-89、GB50010-2002、GB50010-2010 四次修订,不断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值进行修正,目前GB50010-2010 的取值与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一致。
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最早在加气混凝土的试验方法规范中进行了说明。对于普通混凝土来说,在《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中才正式将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利用微变形测量仪测定)列入标准,对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检验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相关阅读

上一条: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影响

下一条:如何加强对公路桥梁的质量控制